欢迎您访问中华陶瓷网
手机浏览中华陶瓷网
当前位置: ICC瓷砖 > ICC瓷砖资讯动态 > 汉贝托:从北美采购商到“本土”企业家 Corporate Purchasing Director

    汉贝托:从北美采购商到“本土”企业家 Corporate Purchasing Director

    2018-03-23 浏览数:

    编者按 这是一篇应该在三年前发出来的报道,但因为种种原因成文后未能发布。如今,现代仿古砖已经成为陶瓷行业一个重要品类,现代仿古砖品牌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,年轻的80后、90后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喜爱更是让现代仿古砖进入了“风口”。

    编者按

    这是一篇应该在三年前发出来的报道,但因为种种原因成文后未能发布。如今,现代仿古砖已经成为陶瓷行业一个重要品类,现代仿古砖品牌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,年轻的80后、90后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喜爱更是让现代仿古砖进入了“风口”。

    此时回过来头来看ICC瓷砖几年来走过的路,会发现它在品牌定位、产品选择上是非常高明的,而其内部独有的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文化也让ICC瓷砖在中国的陶瓷行业显得卓尔不群。据说,ICC瓷砖开放式的展厅设计,不单被国内同行模仿,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北美同行都自愧不如。

    汉贝托,作为ICC瓷砖的灵魂人物之一(另一位是ICC瓷砖副总经理兼国内营销总经理区波成),他的国际视野、工匠精神为ICC瓷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而他对国际瓷砖趋势的解读更是高瞻远瞩,即使是三年前的认识放到今天仍然不落伍。所以我们决定将这篇未曾发表出来的人物访谈正式发布,让中国的陶瓷行业更深刻地认识ICC瓷砖,认识汉贝托。

    被访者:汉贝托 ICC瓷砖总经理 Humber Valles (ICC General Manager)

    采访者:刘小明(华夏陶瓷网总编)

    整理者:申志

    翻译:吴凯怡、耿海波

    原文转自华夏陶瓷网

    身材高大的美籍墨西哥人汉贝托,黑头发,穿着花格子衬衣、黑马甲,嘴唇上下留着一整圈胡子,美洲人的特征显露无遗。他脸上永远带着微笑,见人就说“Hello”,在公司里每一天跟每一个同事都要握好几次手,甚至连清洁工阿姨他也要握手。他说话时肢体语言和表情非常丰富。在接受采访时,都不需要记者多问,他自己就会讲个不停,并且说的就是记者想问的——他是不是有一种未卜先知的能力?

    汉贝托为Interceramic公司效力了28年,从该公司墨西哥一个分厂的生产主管到分厂厂长,再到美国工厂的厂长,然后又转做海外采购,他的脚步从墨西哥跨到美国,再到哥伦比亚、巴西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土耳其、中国……满世界跑的他,每一个陶瓷产区的每一个重要的工厂都留下了他的身影,他从一个工业工程师变成了一个陶瓷专家,他把飞机变成了自己的办公室。作为一名重要的国际买手,他甚至受到了博洛尼亚展会的重点邀请,邀请函一度塞满了他在酒店的房间,以至于一个晚上他要赶三场约会。

    与中国的结缘,源于汉贝托对东方国度的好奇心。然而通过实际调查,他才发现这个古老的国度,其陶瓷产业的发达远远超出了西方人的认知,所以他力主在佛山建立Interceramic公司的中国办事处。除了为Interceramic公司采购的产品在美洲市场成为销售冠军产品,他还把产品卖到了其他国家。为了实现通过Interceramic公司向全世界和中国国内卖瓷砖的梦想,他促成了ICC瓷砖的成立,从此中国国内有了一家真正按西式理念运营,打造中西合璧风格产品的中外合资陶瓷企业。

    通过汉贝托的经历来佐证全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,用老外的眼睛来看待佛山陶瓷乃至中国陶瓷的发展,这是我们选择汉贝托作为“佛山陶瓷30年”系列访谈人物的理由。

    来自陶瓷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

    刘:我们做的“佛山陶瓷30年”是一个系列访谈,主要是对行业有影响的企业领袖的访谈,从去年(2013年)开始,已经做了几十个。请介绍一下你自己从事陶瓷行业的经历——何时入行,在哪里工作,担任过什么职务?

    汉:我在Interceramic公司待了28年,1986年大学毕业就进入了这家公司,二十多年来一直为它工作。我是工业工程师,毕业学校是蒙特雷科技大学,这所学校不光是在墨西哥,在整个拉美都是最好的大学。后来,我不仅是作为工业工程师,更多的是作为陶瓷工程师工作,虽然学的不是陶瓷,但进入Interceramic公司工作后事业就与陶瓷相关了。

    有趣的是,当时该公司只有3个人是这所大学毕业的,现在80%的高层都是从该校毕业的。不知是否这所学校的教育、思维、管理方面与Interceramic的公司文化比较吻合。

    因为妈妈是美国人,爸爸是墨西哥人,所以我是美籍。我在墨西哥长大,在美国上高中。我有很多的选择权利,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,但我看了美国的那么多大学,我最喜欢的还是墨西哥的大学。爸爸也是从这所大学毕业的。爸爸是学财务的,我上大学时他给我建议,说学财务不适合我,建议我学工程。

    进入Interceramic公司后,我在不同的部门工作过。最开始是在生产部门工作,当过主管、厂长,我是墨西哥最大的工厂的厂长。后来跟一批精英去美国筹建了新的生产基地后,我受邀留在美国,成了美国那个工厂的厂长,变成了管理者。最开始毕业时,其实是有个选择摆在我面前的——到底是去办公室工作还是工厂?这两个地方工作环境很不一样,在工厂又脏又嘈杂,但我觉得自己是工业工程师,应该是属于工厂的,所以我选择去工厂工作。在刚开始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感到后悔,因为很多同学坐在办公室里面,很光鲜很舒服,但后来我就明白了,我甚至觉得这是我做的最好的决定之一,因为在那里我明白了比如瓷砖是怎么生产的等最基本的知识,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
    后来公司派遣我和一批精英一起去美国。当时在美国要建一个新的工厂,生产小规格瓷砖。当时工厂是自动化的,引进了意大利萨克米的设备来生产小规格瓷砖,是世界第一个自动化直压小规格砖生产工厂。这个工厂,所有东西都是我们从零开始的,包括一砖一瓦,从设计到进口设备、安装设备,直至良好运作,我感觉这部分工作更像工程师了,之前可能只是生产管理。

    刘:你从主管到厂长——当厂长是什么时候,去美国办厂是什么时候?

    汉:1986年我是生产主管;1990年成为墨西哥最大工厂的厂长;1993年,加入工程团队去美国建厂,花一年半时间才建好,1994年担任该厂厂长,直到2000年。

    刘:美国工厂地点在哪里?

    汉: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。

    在墨西哥当厂长时,员工有1000多人,全是墨西哥人。到美国当厂长时有400多人,不过员工来自二十多个国家,管理难度更大,因为有文化的差异。工人当中包括亚洲人(如韩国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)、非洲人、俄罗斯人、中美洲人,南美人也有。我的职业生涯前14年都是跟生产打交道,虽然我在工厂的办公室也有空调,但我大多在生产第一线。

    ICC瓷砖总经理汉贝托(右二)毕业照

    下单前要到工厂做实地考察

    汉:2000年,我接到Interceramic公司总裁的电话,他邀请我组建海外部门。这个决定,源于墨西哥经济衰退,比索对美元贬值。当时Interceramic公司刚刚花了很大一笔钱建工厂,比索一贬值,压力很大。1994年,墨西哥经济出现比索贬值的情况,当时在美国建厂,需美元支付,花了很多钱。竞争对手在墨西哥国内建厂,支付比索,没这么大压力。要竞争,必须要有更好的产品,所以要去更多的地方买更好的产品回来。

    刘:就是说美国的工厂要减产?

    汉:美国的工厂肯定要维持,但当时Interceramic公司财务上紧张,投资新厂房、设备有很大困难。

    刘:当年在墨西哥总共有几个工厂?

    汉:一共有6个工厂。美国有一个工厂,跟美国工厂同时在建的有另一个工厂,还有老厂的提升,都是只用美元支付。一、二、三、四厂是本来就有的,当时四厂要更新,五厂是新建,六厂在美国的投建,刚好碰到比索贬值,导致财务压力相当大,需要好的产品、足够的产能,供应给美国市场、墨西哥市场,这种情况下就要开启对外采购计划。我们在美国、墨西哥的销售网络相当多,消费人群在增长,但产能没得到同步的提升,所以必须要海外采购。

    公司为什么选我?其实是看中我几方面的东西:一是我在工厂工作,产品知识丰富,懂得什么是好产品、好工厂;二是我对美国、墨西哥的市场需求非常了解;三是我有采购方面的工作经验。

    我采购的国家中,西班牙排第一,量最大。为什么在西班牙采购那么多产品呢?因为西班牙比较多红坯产品,墨西哥红坯产品销售也比较多。接下来是巴西、哥伦比亚,这三个国家(包括西班牙)都是以红坯砖采购为主的。再接下来是意大利,在意大利采购量会少一点,是瓷质的(砖)多。之后是土耳其,在土耳其进口的是一些非常特殊的小规格墙砖。

    这样来说明海外采购对Interceramic公司的重要,我们每月统计,统计下来,进口量达到80万平方米,相当于一个大厂每月的产量。这个时期,我的办公室变了,飞机变成了我的办公室,一年有六个月在这些国家飞,六个月在家。我变成了这些国家非常受欢迎的人物,因为我是带着订单去的。博洛尼亚展会都邀请我参加,邀请函塞到我的房间里面,那时请柬都塞满了。一般我都会去看一下,跟工厂的人保持联系。我不轻易拒绝别人,一晚要赶三场,所以成了受欢迎的人。当时有一个助理跟我做采购,去西班牙出差,在一个百货中心,她吓了一跳,说:老板,后面有很多人跟着,是不是在跟踪?

    我与大的船运公司也保持着很好的关系,因为我们量大。

    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像我这样的高层(做到总经理的位置),去过那么多国家的那么多工厂,叫得出名字的重要的陶瓷产区我都去过,而且走访了非常多的工厂。很多人做采购,一般是去展厅看产品,我不一样,我本身就是工业工程师,我对工厂更了解,所以我更愿意去工厂看实际生产状况。

    汉贝托在为ICC瓷砖产品设计选材

    被好奇心驱使来中国采购陶瓷

    汉:2004年,我第一次来中国,这让我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开始是一个亦师亦友的意大利人(现在已经去世了)建议我,一定要去中国,说中国正在发生变化,日新月异。所以2004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。我并不是冲着陶瓷来的,想来中国看一下,东方国度嘛。

    刘:不是为了采购陶瓷而来?

    汉:是为了采购陶瓷而来,但第一次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。2004年我来了两次。第一次觉得有很大的挑战,通过贸易公司买了一款渗花砖,解决了一些产品的销售问题。当时没想到原来中国市场潜力有这么大,因为是第一次来中国,文化上的东西看得还不够深入。真正对中国市场的潜力有所了解,是后面来多几次才有更深入的认识。2004年来了两次,2005年来了三次,之后减少了对其他国家的走访和采购,重心慢慢转到了中国。

    当时中国陶瓷在墨西哥市场有2款砖最受欢迎,一款是600mm×600mm规格的抛光砖(渗花砖),另一款是600mm×600mm规格的微粉砖。

    意大利人绝不让竞争对手主导话语权

    刘:抛光砖在欧洲很少生产,一般认为欧洲不生产抛光砖的原因是审美上不适合,太光亮了,他们喜欢亚光的,抛光砖更光亮,这是否与欧洲人喜欢亚光砖有关?还有抛光砖生产上耗能更多(如水、电)。你怎么看抛光砖?

    汉:其实不是因为审美差异,更多的是成本问题。中国抛光砖抛光的这道工序要花1美元,在意大利要5至8美元。抛光之后还要磨边,多了两道工序。中国只要1至2美元,折合成人民币6至10元(这个具体数据会稍有出入)。不是审美的原因,是成本决定的。渗花砖、抛光砖,中国占统治地位,4至5美元在中国能找到抛光砖,在意大利这个价钱还不够抛光的成本,意大利采购价是每平方米15至20美元,出来的效果还不一定有中国的好。现在,每月我们发100至150个柜的抛光砖到墨西哥,就是这个价(4至5美元)。

    刘:出口到欧美的抛光砖,相对仿古砖数量还是少,为何他们喜欢仿古砖而不是抛光砖?

    汉:除了品位,更重要的是意大利人看到中国统治了这个产品,他们没有竞争优势,他们是游戏规则制定者,于是制造潮流,他说他的那个产品才是趋势,他不迎合你(中国人)。比如西班牙的墙砖做到一个高度,超过意大利时,意大利“发明”了瓷质砖,他说内墙砖不好,他那个才是好的东西,才是市场上更领先更潮流的东西。

    刘:他要来主导(话语权)。

    汉:2000年至2005年,我去意大利时,发现很多工厂生产红坯砖和内墙砖。当意大利人发现西班牙超过他们时,就“发明”了瓷质砖,说瓷质砖才是发展方向,排挤西班牙,抢回了市场。抛光砖也是一样的。他自己会制造潮流。

    说服Interceramic总裁到中国开董事会

    汉:来中国几次后,回去后我跟总裁说,中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地方,我必须来中国工作、生活,不能老是出差(来中国)。那是2005年底的事情。美国竞争对手也开始在中国采购了,要赶上竞争对手的话,我要常驻中国,不能是出差,所以在中国成立了办事处。

    当时我手上没有数据,总裁也没有马上理解,他没有到过中国,我没有东西去说服他。巧合的是,不久后财务官(公司财务总经理)跟总裁说,公司利润最高的产品是刚刚从中国进口的抛光砖。他们觉得我说的话是对的,就派我和两个工程师来中国,还邀请了一些原料商、设备商等合作商,来华两个月,完成了一个报告。之后邀请董事会的成员来中国,在佛山宾馆作报告。这个报告是团队完成的,由我来讲。报告中的数据、状况让大家很惊讶,作完报告后,总裁问我:你决定什么时候来中国?

    在佛山宾馆作报告时,一个同行的工程师作证:他(汉贝托)讲的听起来不可思议,其实他还讲得保守了,比如工厂多大,压机多大,产品有什么规格,产品是什么价格……我亲眼见到的,是这样的。

    最开始我们通过贸易公司采购,但跟贸易公司合作会有问题,就是它会偷偷换公司,但你可能不知道,因为你不在中国。因为我本人是工程师,对产品非常了解,所以我发现换了生产工厂。最开始是进口渗花砖,后来大量采购微粉砖——当时我已常驻中国。在佛山虽然有很多陶瓷工厂,但只有十家八家非常可靠(如信誉、质量、合作度)。我们跟东鹏合作过。很多工厂会把价格放在质量之前,东鹏不是最便宜的,但我们不是找最便宜的产品,而是找最好的产品里最有竞争力的价格。我们在采购过程中跟不同的工厂合作过,找到了一些比较稳定的合作商,这些产品很少出现质量问题。采购总是要平衡质量和价格,选择价格最低的质量往往出现问题,在质量和价格之间会选择一个平衡点,我们采购更倾向于质量。

    刘:你带工程师和原料商一起来佛山考察是什么时候?还有作报告的时间?

    汉:2005年11月作的报告。当年6、7月,我跟总裁报告,他没答复,我感到失望;8月,财务总经理跟总裁说了抛光砖利润高的事;9月我先来中国;10月工程师也来了中国;11月我给总裁发信息,邀请他们来中国,所以11月24日在佛山宾馆开董事会;2006年1月1日,我正式常驻中国。

    海外采购意在获得美国市场竞争优势

    汉:来中国后,总裁交给的首要任务,是找一个好的瓷质釉面砖生产商,这一块在美国市场上竞争对手已经做得很不错了。骑驴找马,我从小的OEM厂开始,能生产简单的花色的,慢慢筛选。最大的问题是,贸易公司也好,行业里的朋友也好,不让我去工厂,只让我从价格上选,他们只是从盈利的角度来考虑,哪个工厂让他们赚得更多他们就带我去看。我就自己找。后来是机缘巧合,我自己找到了金意陶的产品,当时金意陶专注于做仿古砖,我说这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了。当时我们准备在金意陶开发产品,我放风给总裁,说相信我,六个月之内会带给你们一款销售冠军产品。事实上我做到了,那款产品从开始到现在还依然是冠军产品。不光是进口产品,而且在墨西哥本土生产的产品中也是冠军,现在依然保持优势。这款产品叫Plateau,在美国也销售,这是与金意陶联合开发的。后面还有一款Highlands。这几款都是500mm×500mm规格的。

    当时ICC的名字就诞生了。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?当时Interceramic公司有顾虑,不能用Interceramic公司的LOGO,也不用KITO的LOGO。总裁说这款产品这么好,如果不命名的话太可惜,我们要创造一个名字。于是我们就取了ICC的名字,也就是Interceramic in China,既没有直接点出Interceramic公司的名字,又在名称中浓缩了Interceramic公司的名称。

    当时在中国采购产品各有侧重,墨西哥是渗花砖,美国是仿古砖(瓷质釉面砖)。这里有一组数据说明我们在中国市场采购数量的增长:2006年初,从每月14个柜开始,我跟高层说,希望到年底每月达到100个柜,他们不相信,结果达到了。2007年,达到每月200个柜;2008年要达到每月500个柜,后来是因为Interceramic公司在美国并购了IMC石材公司,所以2008年5月我调回美国当IMC公司的总经理。

    当时在美国市场,60%的产品是进口,40%的产品是自产;正常应该是80%自产、20%进口。现在正常了,当时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,进口产品对我们帮助很大。

    汉贝托在墨西哥金字塔

    如愿以偿在佛山建立中国办事处

    汉:2006年我来中国,什么条件都没有,一个人来,没车,没员工,没办公室,是一点一点把办事处筹备起来的。招聘的第一个员工,是个女孩子,当时她还是学生,学的是国际旅游管理,在佛山宾馆学英语时遇到的。第二个是男生,刚从中美洲回来,会讲西班牙语,在餐厅碰到,打招呼认识的。慢慢建起这么一个团队。现在他们都还在Interceramic公司中国办事处。

    刘:何时开设这个办事处的?

    汉:最开始没有办公室,东鹏和金意陶给地方我办公。六个月后,我在季华园旁租了办公室。当时的员工没任何陶瓷经验和工作经验,现在都独当一面了。

    刘:何时正式启动办事处的?

    汉:2006年6月。当时并不想开办事处,我喜欢走来走去,采购达到了一定数量,公司的工程师来中国,想知道为何中国生产的产品这么好又这么便宜。他们看我没办公室,觉得这是很困难的工作方式。但我自己并不在意。他们反映给公司,就批准让我建办事处。待在办公室里我觉得自己没干事,所以来中国后没有马上开办公室,因为这并不是我的首要任务。

    因为在金意陶采购很多产品,于是合作开发产品。这些产品是专供美国市场的,但是金意陶出口部的人来找我,说生产这款产品,肯定会有合格品,美国市场不接受合格品,一定要优等品。金意陶出口部的人问我能否把合格品卖到其他地方,比如非洲。我觉得没有问题。我带来了非洲客户,成功了。这促发了我的新想法,我觉得我们这个办公室,采购产品不仅可以为美国、墨西哥服务,甚至还可以在中国采购其他产品卖到其他国家去。总部觉得我这个想法太大,不同意。有了这个想法我就无法忘掉了,尝试卖给其他客户,这个办公室可以自己盈利了,可以改善员工的生活水平。我又进一步想,其实我们的产品还可以卖到中国国内市场。

    穿针引线催生ICC瓷砖

    汉:2008年,我接到总裁电话,算是一个嘉奖,他让我去美国IMC,说我的工作做得非常好,现在给我安排了一个好的位置,回去美国,生活也安定了。中国的事交给后面的人做。回去时,我很高兴,一方面是因为能力得到了认可,又回到了熟悉的环境,但同时心情复杂,因为留了遗憾,每月500个柜的任务没达到,通过Interceramic公司向全世界和中国国内卖砖的想法还没实现。

    让我回去的原因,主要是之前我不仅采购砖,也采购石材,而且IMC公司需要海外采购。IMC公司是Interceramic的天然石材公司,在达拉斯、拉斯维加斯等四个地方有专卖店(四地的英文名称分别为:Dallas、Losvegas、Forf Worth、Phoenix)。回去后,我很享受做石材,因为产品更高档,接触的人群也更高端,这是另一种更有档次的生活。

    2008年年底,我又到中国,去厦门参加石材展,采购石材。佛山办事处邀请我回来,当时办事处搬到瑞士恒安酒店,新办公室开业。

    我当时跟东鹏、金意陶的人沟通,把一些问题给对方做调查,题目是《关于Interceramic在中国的展厅建立的一些问题》,比如在哪个城市适合建展厅,展厅应该多大,是租还是自建,租金多少、装修成本多少,员工数量多少,要不要在展厅旁配仓库,展厅里要不要备库存,库存做多少,每个月的销量?

    刘: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调研报告。看来还没忘记这事。

    汉:对方还不太感兴趣,我说你们准备好,一旦有机会就来做。

    这两个公司,是我去拜访时,在交流时问的问题。我说有可能将来合作。跟他们分享了这些观点后,但当时Interceramic公司高层不感兴趣,只有总裁问了些问题,他略感兴趣。同事们为了安慰我,还对我说“Sorry”。当时我以为这事不声不响就过去了,但总裁更上心,他单独秘密来了中国,跟金意陶签了合作协议。

    刘:是什么时候的事?

    汉:在2010年左右。

    刘:为何选金意陶合作而不是选东鹏,你们跟两家关系都好呀?

    汉:在与东鹏和金意陶会晤以后,我和总裁乘大巴一起去厦门的路上,总裁问如果是我,选哪一家?这是抛硬币的选择,一个仿古,一个抛光,一个针对美国,一个针对墨西哥。从两个老板的风格来说,东鹏的何总是这样的,金意陶的何总是那样的。很难抉择,所以当时我没有给出意见,后来总裁是凭感觉做的选择。

    刘:总裁过来秘密签约是哪一年?

    汉:总裁秘密来华是2010年年初,2010年6月到大使馆公开签约,实际上之前已经正式签约了。

    市场认识偏差源于一切发生太快

    刘:合资企业由外方做总经理,肯定有个磨合的过程,尤其第一年,在对国内市场的认识方面,对营销模式的认知,有无出现偏差?偏差在什么地方?误区在哪里?

    汉:认识上的偏差也好,犯的错误也好,一是一切发生得太快,大家还在兴致勃勃的时候,忽视了面临的困难,没做好准备;第二点是基于第一点,没准备好,当时以百分百西方理念打造的品牌,还是回归到第一个问题,就是太快了,当时中国市场并没有到了完全接受西方的模式。就是因为太快了,当时我们的产品还没完全准备好,包括产品呈现的方式,就是展厅的样板间和装修这些问题,用的是西方的完全抽象的模式,而不是国内的具象的、实景的样板间模式。关于第一点发生太快的问题,更多的是产品方面,空间其实没有问题,我们的外立面,包括整体结构一直没变过,包括内部的空间结构也一直没怎么变过。当时的产品没现在这么丰富。第二点,当时可能只考虑到我们在西方很受欢迎,很成功,是很潮流的,没考虑到中国消费者是否明白、喜欢这种展示。

    刘:后来如何调适到与国内市场对接?包括用人、营销团队打造、产品研发及展示,如何对准国内市场聚集到位?

    汉:从长远来讲,需要更多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公司,比如区总(区波成)从金意陶调来,他组建了强大的销售团队。第二,当时请了一个很懂国内陶瓷行业店面装修设计,也了解国外装修设计的设计师,对店面装修进行商讨。第三,还从墨西哥请了两位设计精英常驻中国,一个待了一年,一个将近半年,让他们了解中国市场,并且指导工作。

    刘:这些设计师都是中国人吗?

    汉:第一个是中国人,外请的;后面两个都是外国人,一个是空间,一个是产品具体应用。第四,这是很重要的一点,我很懂产品,区总就管好销售,带好销售团队和后勤运营这一块,产品我搞掂。车的方向盘交给区总,我提供**。以前区总是拿着弹弓,现在给他***。刚开始**库武器不丰富,随着销售团队的强大、设计理念的中西结合、产品的丰富,慢慢强大了起来。

    我们的产品很受国外客户欢迎,我坚信,中国消费者也会喜欢,因为这是潮流,是好的东西。

    每年ICC瓷砖中外到国外观展,捕捉趋势

    中西结合创造独一无二的ICC风格

    汉:最关键一点,团队工作,不是某一个人两个人做决定,我们做的东西很多不是我最喜欢的,不凭个人喜好,让所有人发出声音,做合适的决定。以前是领导先发言,现在让其他人先发言。甚至在员工的制服上,一旦老板挑了,他们就不敢发言了,所以让大家自己选。我永远是最后一个发表意见的。要让所有人都发言。

    刘:在产品上,听大家的意见,是一种妥协,结果体现在风格上是什么风格?

    汉:不是单方面的妥协,谁的意见正确听谁的。不是整个产品风格,而是指某个具体的产品的配色、款式等上面的妥协。

    刘:请描述一下ICC瓷砖的整体风格。

    汉:墨西哥同事过来,说ICC越来越中国;中国客户说非常西式。ICC瓷砖并不属于哪种风格,是ICC的风格,中西结合很好的自有的独一无二的风格。我们的产品会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、阐述。我刚从厦门、福州的经销商那里回来,跟设计师交流过,他们说很喜欢我们的产品,增加了他们的设计工具,增加了创造性。我们是一种有设计导向的产品,真正给到设计师好的东西,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灵感,创造更好的东西。这是设计师的声音。我问厦门的经销商为何要做ICC的代理,他说看过很多产品,我们的最有设计感,而且展厅跟其他的不一样。好几个品牌在经销商的独栋展厅里,我们的产品是放在最外面的,即使是放在里面的,他也会调整到最外面来,整个感觉让消费者耳目一新。

    刘:ICC接下来在产品领域的方向,会做哪些产品,什么风格,采用什么技术?

    汉:第一,完全用数码喷墨生产,机器限度能允许的最大限度,多面印刷——一个型号,多个不同面的产品。几个不同颜色,有15面的,有22面的,有25面的,“印第安之歌”木纹砖有104面。多面设计意味着更多资金的投入,这是与国内其他品牌在设计投入上的差异。

    第二,会把更多精力专注于非亮面产品(亚光面、半抛面、凹凸面),这个占比70-80%。

    第三,尝试把新的不一样的技术、潮流性的东西,带到市场上,成为领导者。再展开讲,产品用在空间——对空间设计的关注,产品在空间的应用,配件(花片、软装)都能让产品更出色。我们不讲单款产品,是从整体项目来看产品,墙面、地面,整体来看待。

    刘:水泥砖会是一个方向吗?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?

    汉:这是团队整体看到的世界潮流,设计师来看到非常喜欢,终端、销售、应用,非常好。这是一个例子。我们非常了解世界的趋势,我们的COTTO、木纹都是非常领先的,一款产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搭配,设计师非常有乐趣。

    刘:是否认为混搭是一种潮流?

    汉:毫无疑问是个趋势。一方面效果好,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很难拷贝,不同的产品是整体开发的,将来的产品跟之前的要匹配。以前采购的产品,拿着图册到厂里就能生产,现在我们的产品很难复制,我们的产品能相互混搭,别人可以复制一两款,不能全部复制。

    我们的设计很多来自于Interceramic公司或Interceramic公司的合作伙伴,设计得已经非常好,是花了重金生产的。我跟产品设计总监说,我们要在中国生产,但要生产得更好,不能做得更好就不要在中国生产了。

    评判好产品的标准——客户来,首先会问是不是从意大利进口的;进一步,这木纹砖是不是木材,不是瓷砖吧?我是完美主义者。

    2011年蓝山瓷木发布会

    尊重中国文化但不会被同化

    刘:管理方面,美国的管理者,中国的员工——你怎么看待中国员工,中国员工有什么特点?用什么方式管理、相处?

    汉:我曾经管理过很多不同国家的人,人与人没有很大的不一样。中国人很勤奋,少抱怨;比较少出国经验,相对封闭。一个有趣的细节,中国员工吃完饭习惯午睡,西方不午睡,这可能是祖先传下来的习惯,要尊重。我没感觉自己是老板,认为自己是团队的一员,其他地方员工低着头不敢看老板,我跟女性握手也不觉得是禁忌,看到每个人都要拍拍,一天要握几遍手,清洁阿姨也会主动打招呼、握手。

    我觉得自己与众不同,但又是自然而然的行为。我问过一个设计部的女孩,她曾在某大公司工作,我问她认识老板吗?认识。有没有跟老板讲过话?老板有没有停下来问候?有没有跨部门开会?她的回答都是“没有”。我的办公室,谈事是不用预约的,任何时候都可以敲门进来。

    刘:在美国这样的老板是普遍的吗?

    汉:在美国也不常见。

    刘:中国员工的氛围——在中国生活这么久,会否影响你?

    汉:不会很受影响,会尊重。比如饮食,尝试多了,就喜欢上了。会深入了解,但不会被太大影响。

    没有家庭的支持不可想像

    刘:问个私人话题,家人是否在此常住?家庭情况,方便的话请回答一下,不方便的话可以不回答。

    汉:家庭支持非常重要,没有家庭的支持不可想像。尤其是太太的支持。如果我留在美国,太太会非常开心。第一次来中国,全家都来了。这次也来了,因为太太对中国有眷恋之情。女儿在广州国际学校读完高中后,现在美国上大学,儿子现在广州上学。太太也是建筑师,挺开放,刚来中国时充满新鲜感,上海、北京、西安、深圳到处走,那三年时间非常兴奋。回美国后很开心,又想念中国,所以她又来了。如果太太和家人在中国不开心,我也不能全情投入工作。太太是牺牲最大的,但子女来了中国,了解了中国,对未来有帮助,因为回美国后他们会开车,会说中文。我和家庭是不能分开的,要不跟着太太走,要不太太跟着我走。中国可能有父母在外工作,小孩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的,或者夫妻分开的。在墨西哥这种情况很少。我在工作上全情投入,在生活中也很会安排。

    刘:在中国工作,你的假期有多长?

    汉:出于对工作的责任感,或树立榜样,我在哪休假时间都不多。比如春节回家,我是在Interceramic公司工作;圣诞节,我是在中国工作。但都会留出时间陪家人。我的休假比员工还少。

    汉贝托与家人合照

    汉贝托简介

    汉贝托,男,美籍墨西哥人,出生于墨西哥,工业工程师,ICC瓷砖总经理。

    1986年毕业于墨西哥蒙特瑞科技大学,同年进入墨西哥Interceramic公司,任生产主管;

    1990年任Interceramic公司某厂厂长;

    1993年赴美国建厂(Interceramic公司旗下企业),1994年担任该厂厂长;

    2000年组建Interceramic公司海外部门,进行全球采购(包括陶瓷与石材);

    200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;

    2006年1月1日正式常驻中国;

    2006年6月正式成立Interceramic公司中国办事处;

    2008年调任美国IMC(Interceramic公司旗下企业)总经理;

    2010年6月ICC瓷砖中外合作方正式签约,调任ICC瓷砖总经理。

    本文二维码
    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
    微信公众号
    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建材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建材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建材产品知识。

    阅读下一篇

    颠覆餐厅美学,发现墨西哥的独特“灵魂” The Mexican Restaurants Around the World

    旅行,是为了看不一样的风景,品尝极具特色的美食,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。即使相同的事物,到了不同的城市,也会有新的色彩与标签。墨西哥美食被誉为世界名菜,与法国菜和中国菜并驾齐驱。[详情]

    返回品牌首页返回资讯动态首页

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:

   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

    本文地址:https://icctc.co.chinaceram.cn/news/itemid-75643.shtml

   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中华陶瓷网

    ICC瓷砖加盟条件

    品牌名称:ICC瓷砖

    公司名称:广东新风景陶瓷有限公司

    主营产品: 木纹砖

    基本投资:面议

    全国门店:暂未公开

    经营模式:代理

    招商区域:全国

    适合人群:自主创业

    获取资料

    招商加盟区域查询

    • 1分钟前浙江杭州市 周女士查询了品牌招商区域
    • 3分钟前湖南长沙市 胡先生查询了品牌招商区域
    • 2分钟前辽宁大连市 杨女士查询了品牌招商区域
    • 4分钟前北京 肖女士查询了品牌招商区域
    • 5分钟前云南昆明市 王女士查询了品牌招商区域
    • 7分钟前福建福州市 李先生查询了品牌招商区域
    • 8分钟前湖南长沙市 蒋先生查询了品牌招商区域

      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...

      用户信息授权确认书(仔细阅读)

      联系我们

      公司名称:广东新风景陶瓷有限公司

      加盟电话:****-82…获取联系电话

      X 谢谢您提交的加盟信息!

      我们将会在一个工作日内给您致电,请保持通话畅通

      知道了
      X 谢谢您提交的咨询信息!

      我们将会在一个工作日内给您致电,请保持通话畅通

      知道了
      X 谢谢提交!

      您的评论已经提交审核

      知道了
      X 恭喜您提交成功!

      稍后会有客服致电与您联系,提供资料包,请保持手机畅通

      知道了
      X 感谢您提交的信息!

      《2025年陶瓷行业前景》资料包送给您!

      点击提取
      X 感谢您提交的信息!

      《2025年家居建材加盟攻略》资料包送给您!

      点击提取
      X 感谢您提交的信息!

      《2025年家居建材加盟指导手册》送给您!

      点击提取
      X 感谢您提交的信息!

      《陶瓷行业研究报告》资料包送给您!

      点击提取
      x
      • 甘肃兰州 139****9658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四川泸州 135****9315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广西百色 132****4888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黑龙江大庆 139****6494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湖北黄冈 136****8825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安徽黄山 130****8153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湖北荆州 132****6142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山西忻州 138****6413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江西鹰潭 134****7651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      • 海南海口 134****5455
        正与招商经理进行[免费通话]

      免费加盟热线:

      x